新闻动态

你知道如何正确佩戴耳机吗?(耳鼻喉科免费测听力啦!)

作者:    来源:    时间:2022年02月28日 15:12    

耳朵是我们接受外界信息的重要器官之一。随身听、MP3、手机的问世,为我们听音乐、听故事、听新闻、与人通话带来莫大的便利;有了无线耳机,我们更是可以在家、在飞机上、在公共场所随意欣赏节目,而不必担心干扰他人。不过凡事有利就有弊,耳机如果使用不当,很可能由耳朵的帮手变为耳朵的“杀手”。在今年3月3日全国爱耳日到来前夕,校医院耳鼻喉科带领你了解如何正确使用耳机,不使听力受到损伤。

耳朵的结构:

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构成,外耳接受外界的声音,并沿着耳道引起鼓膜震动,中耳鼓膜的震动引起锤骨、镫骨和砧骨三块小骨相震动,将声音传到内耳,内耳可产生神经冲动,冲动沿听神经转为神经能,这样声音的信息就传到了大脑

人类的听觉范围是有限的。声波由赫兹来度量。人讲话的频率范围为500~3000赫兹。人的听力范围为20~20000赫兹。这个范围比狗和蝙蝠的听觉范围要小得多。人的听力范围到中年以后会变得越来越小。所以上了年纪的人多数听力会下降。

耳机的出现不仅让音乐可以随时随地与我们同行,也为忙着充电学习外语的你带来了更多的方便,且方便携带,我们要知道多好的东西都有自己的缺点,就想如果我们不注意耳机的使用方法,它也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一些耳机“后遗症”。


不合理佩戴耳机的危害:

耳机直接贴近外耳,特别是塞入式耳机还进入了耳道,声压直接进入耳内,集中地传递到很薄的鼓膜上,没有缓冲的余地,这样就刺激了听神经的末梢,刺激的冲动引起听神经的异常兴奋,极容易造成听觉疲劳。还会造成一些全身性的不良影响,主要症状有耳鸣、轻度听力下降、重听以及耳朵稍感疼痛等,也曾有过爆聋的病例;一些人还会出现头晕脑涨,注意力不易集中,思维和反应的灵敏性以及记忆力减退,甚至变得烦躁不安、缺乏耐心。经常使用的入耳式耳塞,还会成为细菌滋长的温床,容易使外耳道皮肤角质层肿胀、阻塞毛囊,导致长期慢性充血,刺激耵聍腺的过度分泌,使耳屎越来越多,形成栓塞,进一步引起听力下降。

早期或轻度的听力损害主要表现为:耳鸣或头晕、轻度听力下降、耳朵稍感疼痛等。如果特别怕听到大的声音,或者听到强声即感觉耳内疼痛,应暂时停用耳机,注意休息,立刻摆脱噪声刺激,同时去医院进行积极的检查和治疗,争取尽早恢复听力。

睡前戴耳机听音乐的坏处:很多人有睡前戴耳机听音乐的习惯,在这里我们提醒你最好改变哦。戴着耳机听音乐睡觉,不知不觉中就睡着了,甚至整夜都忘记关机,这样就使强大的或较轻的但持续性的声音长时间刺激人耳,可能导致耳蜗微循环障碍,并造成耳蜗内负责感受声音的毛细胞和螺旋神经损伤,最终引发噪声性耳鸣和耳聋。

听力损伤自我测试:如果发现自己有以下表现说明有听力损伤

-与人交谈时,听不清或觉得非常困难听清楚对方在说什么.

-噪音让你的耳朵感到疼痛 .

-离开噪音环境后感到耳鸣.

如何正确佩戴耳机,保护听力

挑选耳机:

在挑选耳机时,应选择音质佳、杂音小、音量可自由灵活调控的,一旦遇到声响过大等情况可及时调整,保护听力。愿大家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也要保护好我们的耳朵啊!

佩戴时注意:

1、不要将耳机音量开得过大,用耳机听音乐或学外语时应注意控制音量,最好保持在40—60分贝(一般谈话声或略小),以感觉舒适悦耳为宜。

2、不要长时间连续收听,成人每天使用耳机不超过3—4小时,并以间歇收听为宜,最好每半小时就让耳朵休息一会。

3、应注意保持耳塞的清洁,每次用完及时清洁;在公交车内、地铁里、喧闹的大街等嘈杂环境下,最好不要戴耳机听音乐、打电话,骑车、开车时戴耳机容易分散注意力,更不宜戴着耳机。

彩蛋:为了迎接3.3爱耳日,我院耳鼻喉科特在此日开展惠民行动:爱耳日当天可免费测试听力,享受专科检查,福利多多噢,有需求的朋友可联系本院耳鼻喉科,任医生电话:13891892379,名额有限,先到先得啊! 感谢大家支持!

来源 耳鼻喉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