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抗击疫情事关家国命运,校医院的医护们,主动站出来,与时代同步,人人充当“急先锋”,肩负起社会共同的责任。
成明芳:一位年近六十、具有四十余年驾龄和丰富工作经验的救护车司机。在校医院工作以来,多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兢兢业业,履行转运病患等职责。此外,他还承担各校区往返输送物资、送达医护人员、参加医疗保健等工作,履职尽责,毫无怨言。在平时的工作中,严格遵守学校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随时待命,听从指挥,准备着每一次出发和救护,把广大师生当作亲人,把学校的学生当成孩子,只要需要的地方,都有他的身影。
春节期间,在防控新冠肺炎工作中,他随时待命,值守一线,把随时听命调遣作为最重要的工作,这也是他日常工作常态,因校医院只有一名救护车司机,几乎每个节假日他都没有休息过。在疫情开始蔓延,医院接诊过疑似新冠最后确诊并转运至上级医院的老师,接送过高风险地区需要检测核酸的学生,接送过发烧需要隔离的学生,在这第一线的工作面前,成明芳同志没有畏惧、没有退缩,只有勇往直前,为全校师生健康不辞辛劳、无私奉献!在学生返校及新生开学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坚持做到一人一消毒,一人一隔离,并在整个过程中,严格做好自我防护,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圆满完成医院的所有转运和急救任务。
闫琳:检验科负责人。今年4月,为了保障在校职工和学生的身体健康,院领导要求检验科对所有需要排查的人员进行核酸样本的采集。不同于其他高校交由第三方专业机构采集样本,为尽快排查疫情隐患,我院所有住院患者及家属,还有高风险地区返校教职工和学生的样本,都是由检验科亲手采集的。为取得这些可能感染者咽拭子、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的实验室数据,检验科医师无疑是离“病毒”最近的人。而且采集过程风险极大,疏忽任何一个环节都有被感染的风险。除了要完成科室常规工作外,她和检验科的同事们每天在被感染风险极高的岗位上重复进行着穿防护服,带护目镜,采样,脱防护服,摘护目镜,送检的流程,脸被压得变了形,内衣被防护服闷的湿透,炎炎夏日人闷在防护服里好几个小时热到虚脱近乎中暑。她作为科室负责人起到了带头作用,全科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从4月份至今,累计完成送检标本4000余人。在医院发热门诊建好后,院里为了更快的对发热患者进行排查,她经常和预检分诊同志们加班加点,当天完成急查采样和检查报告回传,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杨杰:长安校区门诊部副主任。疫情期间,他坚持每天走进医院的每个科室、每个角落检查指导全院人员如何消杀防护,如何使用及调配防护物资,如何实施消毒隔离措施,如何严格的落实执行手卫生指征等等防控要求。大年初三,他亲自组织了对我校唯一一例新冠肺炎患者的接诊,初诊,上报(高度疑似)及安全转运,由于防护到位,做到了长安校区医院所有接触人员零感染。为提高医务人员应对疑似病例处置能力,他积极组织各科室进行应急演练,指出防控工作中的不足,不放过每个环节、不留任何一个死角。作为长安校区党支部书记,他具有极高的政治敏锐性,在第一时间组织成立了“共产党员先锋队”,为支部全体成员定制红袖标,并佩戴上岗,接受监督。他不畏艰险,始终率先带头冲锋在前,从疫情开始连续三个多月每天24小时没有离开过医院。
作为学校长安校区及东大街道防控专班领导小组成员,能够认真负责完成自己分管的各项工作,从物资调配到防控消杀,样样事情都做到亲力亲为,从不推诿。在长安校区医院组织了全体同志按手印誓师请战,积极要求到最危险最艰苦的岗位工作;组织了对全体医务人员的消杀及自我防护全员培训;组织了对学校后勤保障及消杀人员安全防护技术培训;先后组织转运了900多名发热学生,去定点医院做筛查治疗;主动替换高负荷工作的救护车司机转运学生,缓解了司机的劳动强度及紧张情绪,确保了发热学生转运工作及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针对长安校区大学生返校工作,认真做好疫情防控并组织培训。在疫情防控与管理的路上,杨杰同志始终在践行着一位共产党员的担当和使命。
正是这些责任与担当并重的医护人员,用自己默默的付出提升了这个时代的精神标高,每一位奋斗者,各尽其责,正在撑起祖国的未来!
(文:曹媛媛 审核:乔辉)
【关闭】